注重羔羊成活率
初乳的蛋白質含量是常乳的4倍,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喂足初乳,可避免羔羊發生便秘。建立良好的免疫系統抗體。
新羔出生3天后,可注射0.2%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間隔6天后再注射1.5毫升。
在哺乳前期應加強補飼,精料量應比妊娠后期稍有增加,粗飼料以優質干草、青貯飼料和多汁飼料為主,同時給母羊補充益生菌活菌。管理上要保證飲水充足,圈舍干燥、清潔,冬季要有保暖措施。
羔羊盡量在7日齡左右開始補草,補喂優質青干草、胡蘿卜等粗料。對于羔羊來說,越早補料越有利于瘤胃的發育。
在羔羊16日齡開始補飼精補料。建議羔羊精補料配方:壓片玉米55%,麩皮11%,膨化豆粕24%,小蘇打0.5%,乳清粉7%,6128料2.5%。
根據羔羊的糞便來判斷,大小適中的羊糞蛋,外面有一層細糞膜;當營養過剩、蛋白質飼料過高時,羊糞則形不成糞彈狀。
羔羊出生后第4天開始,每天喂一些牛羊可樂,目的是增加有益菌,助消化,防拉稀脹肚。(小羔羊不可以喂抗生素,因為羊瘤胃中的正常菌群會被抗生素破壞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八、適時配種。
為確保羔羊出生在青綠飼草多且溫度適宜的季節,從而促使其正常生長發育,達到成活率提高的目的,在養殖肉綿羊過程中,要有計劃地避免公、母羊在每年的2~3月份和8~9月份進行配種,而要選擇在其他時間進行配種,從而確保母羊產羔是在3~5月份和9~11月份進行,有效的方法是控制母羊與公羊在適宜的時間才能夠相互接觸。
九、加強疾病免疫
依照羊的免疫程序,母羊必須進行三聯四防、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免疫注射,并結合當地周邊地區的具體疫情情況,進行小反芻獸疫、羊痘等病種免疫注射。如果母羊沒有免疫注射三聯四防疫苗,則要在產前1個月左右進行補免,確保所產羔羊能夠通過吸食母乳獲得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