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方法
1、加強種豬的引種
在引種過程中,一要注重生產性能。二要避免盲目性。應有計劃、有目的、有選擇地引進適合當地發展生豬生產的優良品種,并亞格檢疫。種豬生產單位應向農民提供優質、確切的服務和具體的技術指導,使其充分發擇應有的作用,做到公豬良種化,母豬本地化。
2、適時配種,合理使用種公豬
公、母豬初配時間取次于豬的發育狀況,一般應以 7~8月齡,體重 60~80kg 參加配種為好。對種公豬應嚴格控制每天的配種次數,青年公豬日配種1次,成年公豬日配 2次,且交配時間要間隔11~12小時,每周應安排人2天的休息時間,這樣才能防止公豬過早衰芒,延長使用年限,提高配種效益。
3、加強飼養管理
仔豬階段,飼料轉換率較高,因此,早開食、早補料、補好料,不但符合仔豬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的要求。而且在經濟中也是合算的。在仔豬料上要舍得投入,選一些質量好的全價仔豬顆粒料。自配仔豬飼料時,除給子足夠的能量、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外,還應添加氨基酸、復合酶、有機酸、調味劑、微生態制劑、抗生素等。這樣不但能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斷奶體重,而且也為仔豬轉群和以后的生長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修建豬舍時,應加大育仔舍和產仔舍的投入,盡量做到通風、采暖、防壓、保溫,平時要保持仔豬圈舍的干暖,降低舍內濕度,改善育仔的環境衛生,減少疾病的發生。
4、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實行科學養豬
鑒于目前農村還不允許完全用精料型全價飼料喂豬,各地應結合本地的飼料資源和農副產品,開展科學養豬,把現有的農作物(如:小麥、玉米、豆類等)和農副產品(如:麥數、米糖、豆糖、酒糟等)以及優質青飼料 (如:紅薯藤、苜蓿、牛皮菜和各種蔬菜的莖葉等),用濃縮料、預混料或營養性添加制進行合理搭配,解決能量、蛋白質不足的問題。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飼喂。
山東同慧專業豬料生產公司
投資一千七百萬建成整套教保料生產基地
其產品“奶霸”“小奶霸”產品特點:大采食
增免強補 扶弱脫韁 匠心智造 斷奶無憂
為養殖場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