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撬動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當前汽車行業屢屢談及的話題,也是近年來相關部門持續推進的國家戰略之一,其實新能源汽車下鄉在我國并非新生事物,但是往年,新能源汽車下鄉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雷聲大雨點小’更多的是宣傳力度比較大而已。特別是今年6月, 工信部聯合其他四個部門發布了通知,宣布從2024年5月至12月,將開展一系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并選擇了99款新能源汽車,政策可謂聲勢浩大。另外《通知》還指出,為了更好的推進政策實施,要組織充換電服務、金融服務(包括承保、理賠、信貸)以及服務等協同下鄉,補齊農村地區配套環境短板。
那么問題就來了?新能源汽車在縣鄉市場發展潛力如何?汽車下鄉過程中如何抓住下沉市場需求?與新能源汽車配套的服務體系又該怎么建設呢?
縣鄉市場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廣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市場,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顯示,2023年3月份,純電乘用車在縣鄉地區的滲透率為16%,插混乘用車在縣鄉地區的滲透率為8%。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份,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34.2%。兩相比較,差距明顯,所以縣鄉地區地區新能源汽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新能源汽車順利“駛”向鄉村,關鍵或在補齊充電短板
再來看一下汽車下鄉的下沉市場,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業內視為一片新藍海。只不過,在廣闊的市場背后,諸如充電補能、維修服務的欠缺這類“卡脖子”問題的存在讓消費者以及車企多了幾分顧慮。
此前,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對外公布的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縣級以下公共樁總數僅占全國公共樁總數的11.28%,總體仍然較為薄弱。縣級以下公用樁總數占全國公用樁總數的12.11%;縣級以下直流樁總數占全國直流樁總數的14.51%,交流樁總數占全國交流樁總數的9.47%。從數據中可以看到,農村地區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總體仍然較為薄弱。
另外,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方面對記者農村地區電網支撐能力弱,電網升級難度大以及充電樁利用率較低、運營維護投入大使得社會運營商投資積極性不高等現象,使充電樁“進村”備受掣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