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鴕鳥,是鴕鳥目鴕鳥科鴕鳥屬動物。頭小呈三角形,嘴短而平,脖頸細長由數片角質鞘組成,上部呈黃色,下部呈粉紅色;有一對不能飛翔、已經退化為沒有飛羽的短翅,尾羽蓬松而下垂,每個尾椎骨都呈分離狀;腿長且粗壯,有一部分裸露無羽,粉紅色;腳大,趾下有角質的肉墊,富有彈性并能隔熱 ;雄鳥和雌鳥的羽色不同,雄鳥主要為黑色,雌鳥主要為灰褐色 。
非洲鴕鳥分布于非洲等地。常棲息于荒漠、草原和灌叢中 。耐熱性強,在清晨和黃昏活動為頻繁,愛結群而居,喜飲水和沐浴。非洲鴕鳥以植物的莖、葉、果等為食,尤其是開花的灌木、寄生的匍匐植物、地面蔓生的葫蘆科植物和無花果等,也吃昆蟲、軟體動物、鳥類等 。1只雄鳥配3-5只雌鳥,交配后約一周左右開始產卵,通常每隔1天或2天產一枚卵,直到巢內有12-16枚卵時開始孵化,雌鳥白天孵卵,雄鳥夜間孵卵,孵化期40-42天。壽命約60年 。
非洲鴕鳥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適合消費者口味;全身羽毛均為絨羽,可作服飾和頭飾,也可用于擦拭精密儀器和電腦;卵殼堅硬可作雕刻觀賞品,卵加工后是營養補品;皮可制成皮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