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智慧監管系統的數據采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自動采集設備:傳感器:安裝在危廢產生、儲存、運輸、處置等場所的各類傳感器,可實時感知并采集相關數據,如溫度傳感器監測危廢儲存環境溫度,壓力傳感器監測儲存容器壓力等 。
智能終端:通過入庫、稱重、臺賬、門禁、人體感應等方式自動采集危廢數據并上傳。例如,在產廢企業的危險廢物儲藏室安裝智能終端,能記錄危廢入庫、出庫的時間、數量等信息;一些智能終端還具備識別危廢種類的功能,通過掃描危廢包裝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自動獲取危廢信息 。
監控攝像頭:對危廢相關區域進行實時視頻監控,既能直觀了解現場情況,又可借助圖像識別技術,分析危廢的堆放狀態、轉移過程等,如判斷危廢是否按規定區域存放、轉移過程中有無撒漏等情況 。
物聯網技術:利用物聯網將各種設備與網絡連接,實現數據的自動傳輸與交互。例如,在運輸危廢的車輛上安裝 GPS 定位裝置和物聯網設備,可實時獲取車輛的位置、行駛軌跡、運輸時間等信息,監管部門能隨時掌握危廢的運輸動態;在危廢儲存倉庫安裝物聯網傳感器,能將倉庫內的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氣體濃度等)實時傳輸到監管系統 。
手工錄入:對于一些無法通過自動設備采集或特殊情況下的數據,由相關人員進行手工錄入。比如,危廢產生企業的工作人員在系統中手動填寫危廢的產生來源、成分、特性等詳細信息;監管人員在現場檢查時,發現系統中未記錄的特殊情況或數據偏差,可通過手持終端或電腦進行手工錄入補充 。
數據接口對接:與企業內部的其他管理系統(如生產管理系統、環保監測系統等)或相關政府部門的數據庫進行接口對接,實現數據的自動獲取與共享。例如,企業的生產管理系統中記錄了生產過程中危廢的產生情況,危廢智慧監管系統通過與該系統的數據接口對接,直接獲取危廢產生的時間、數量、種類等數據,避免重復錄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
電子聯單:危廢轉移過程中采用電子聯單制度,產廢企業、運輸單位、處置企業等在系統中填寫和傳遞電子聯單,聯單上包含危廢的種類、數量、轉移時間、運輸路線、接收單位等詳細信息,系統自動采集這些信息,實現對危廢轉移過程的全程跟蹤和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