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材料準備
1.診所備案信息表;
2.診所房屋平面布局圖(按比例標識,注明功能分布和面積大小);
3.診所用房產權證件或租賃使用合同;
4.診所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有效身份證明、資格證書、執業證書復印件,近6個月內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體檢報告;
5.其他衛生技術人員名錄、有效身份證明、資格證書、執業證書復印件;
6.診所規章制度;
7.診所儀器設備清單;
8.附設藥房(柜)的藥品種類清單;
9.診所的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診所周邊環境情況說明;
10.按法律法規要求提供的其他相關材料。
11.法人或其他組織設置診所的,還得提供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資質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其他組織代表人身份證明。
二、提交備案申請
把準備好的申請材料遞交給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部門,遞交時要保證材料齊全、真實、有效,按規定格式和要求裝訂
三、材料審核環節
縣級衛生健康部門收到材料后,會審核完整性、真實性、合規性。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材料能當場更正錯誤的,允許當場更正;材料不全或不符合備案要求的,當場或5日內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不符合條件的會說明原因。
四、領取備案證明
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縣級衛生健康部門會予以備案,當場發放診所備案憑證,這可是合法執業的重要憑證,一定要妥善保管!
五、公示備案信息
成功備案的診所,縣級衛生健康部門會在發放備案憑證之日起20日內,在或其他媒體公開備案信息,方便社會查詢、監督。
六、現場核查程序
新設置的診所,縣級衛生健康部門會在發放備案憑證之日起45日內進行現場核查,檢查場所環境、設施設備、醫務人員資質及診療流程等。不符合備案條件的,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條件,以及用虛假材料備案的,會撤銷備案并向社會公告。
七、后續監管要求
診所備案后,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診療規范,加強內部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縣級衛生健康部門每年至少對轄區內診所開展一次現場監督檢查,發現違法行為依法處理;還會利用信息化監管平臺日常監管和月度執業活動分析,至少每半年出一份轄區內診所執業活動監管分析報告。
八、新增診療范圍備案
診所想增加收入,多開展項目是個辦法,但宣傳新項目前,一定要先做診所備案變更,增加相應診療科目才能正常開展活動。
比如內科診所想開中藥、做針灸,就得增加中醫類科室;想做血常規,就增加檢驗科。要是被監管部門發現處方、病歷、檢查單等和備案憑證上的診療科目不符,就會被判定超范圍執業,不僅要罰款,還可能被吊銷證件。
不是醫生也能開診所嗎在過去,如果不是醫生,是不被允許開設診所的。那么現在呢國家推出了公司備案制,這一情況發生了改變,只要是合法公民,便能夠注冊一個公司,并通過公司成為一家診所的法人。
接著,找到一位執業滿5年的醫師,讓其擔任診所的醫療負責人,再找一名執業醫師坐診,如此便可以開辦診所了。如不符合條件做負責人的,可以聯系我,我來幫您解決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