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材市場持續升溫的當下,一種曾被忽視的植物正悄然成為種植戶的新寵——黃精。這種喜陰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憑借其獨特的生長特性和可觀的經濟效益,正在南方多地掀起種植熱潮。作為深耕黃精產業多年的行業先鋒,湖北百草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升級,為黃精種植開辟了全新路徑。
一、從山野到農田:百草堂的立體化種植革命
過去,黃精主要依賴野生采集,但隨著資源日益稀缺,人工種植逐漸成為主流。百草堂在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創新推出"林藥復合經營"模式:將竹林、茶園改造成黃精套種區,通過"上層遮陰、中層采藥、下層固土"的立體化布局,使土地利用率提升60%。采用仿野生栽培技術的黃精,畝產量突破3500公斤,較傳統種植增產30%。
公司獨創的"分段式育苗法"已形成技術壁壘:將根莖切割成5-6節段,經催芽處理后按60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種植,配合自主研發的"腐殖土+生物菌劑"基質,定根成活率達98%。通過"春控溫、夏遮陽、秋追肥、冬覆膜"的四季管理方案,三年后每畝可收獲鮮黃精2-2.5噸,品質達到藥典標準。
二、技術賦能:百草堂的三大核心突破
面對連作障礙與病蟲害難題,百草堂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技術體系。與華中農業大學聯合研發的"九蒸九曬"智能化生產線,通過動態控溫技術使多糖保留率提升至99%,產品溢價率達400%。在貴州畢節試驗區,公司部署的"無人機+AI"監測系統,可實現0.1mm級蟲害識別,防控效率提升80%。
標準化種植方面,百草堂牽頭制定《黃精生態種植技術規范》,明確"三肥三水"管理標準:基肥每畝施用2500公斤生物有機肥,追肥分四次進行,重點補充硒、鋅等微量元素。經第三方檢測,其種植的黃精有效成分含量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5%,成為同仁堂、云南白藥等藥企的指定供應商。
三、市場突圍:百草堂的全產業鏈布局
黃精的價值正在被百草堂重新定義。公司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閉環:在武漢光谷設立研發中心,開發出黃精多糖口服液、即食代餐粉等30余款深加工產品;在恩施建成現代化加工廠,年處理鮮黃精能力達5萬噸;通過"百草堂優選"電商平臺,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48小時直供。
在銷售模式創新上,百草堂首創"VR溯源+直播帶貨"模式:消費者掃描產品二維碼即可觀看黃精種植全過程,主播在林下基地實時展示采挖場景,單場直播銷售額突破200萬元。公司還與各大超市等達成戰略合作,黃精鮮品年銷量突破1萬噸。
四、未來已來:百草堂引領的產業升級
政策東風下,百草堂迎來發展新機遇。作為湖北省中藥材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公司獲省級專項基金支持,牽頭建設"黃精種質資源庫",已保存優質種源200余份。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研發的"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技術"使育苗周期縮短至60天,成本降低50%;智能灌溉系統通過土壤傳感器實現精準滴灌,節水率達50%。
市場格局重塑中,百草堂搶占先機。公司開發的黃精多糖護膚品系列,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打入歐美市場,年出口額突破3000萬美元。在產業模式上,公司推行"訂單農業+保底收購"機制,帶動3000余戶農戶增收,戶均年增收超5萬元,成為鄉村振興的標桿企業。
從山野到市場,百草堂的實踐印證了"科技賦能生態農業"的發展邏輯。公司負責人表示:"黃精產業正處于爆發前夜,我們將繼續深耕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向智能化、品牌化、國際化升級。"當傳統中藥材遇見現代科技,百草堂正書寫著"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