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建議將耐酸磚直接鋪在普通水泥地面上,主要原因如下:
1. 基層平整度問題
普通水泥地面在施工過程中,即使經過常規的找平處理,也很難達到耐酸磚鋪貼所需的高精度平整度要求。如果耐酸磚直接鋪設在不平整的水泥地面上,會導致部分磚體受力不均。在后續使用過程中,承受壓力的不均勻分布可能致使耐酸磚出現空鼓現象,即磚體與基層之間局部脫離,形成空洞。隨著時間推移以及外力作用,空鼓區域會逐漸擴大,最終可能導致耐酸磚破裂,影響其使用壽命和耐酸防護效果。例如,在一些大型工業廠房,若水泥地面高低差超過 5mm,直接鋪設耐酸磚后,在設備重壓下,空鼓、破裂的概率會顯著增加。
2. 基層強度問題
普通水泥地面的強度可能無法滿足耐酸磚長期使用的要求。耐酸磚常用于有腐蝕風險且可能承受一定壓力的環境,如化工車間內有重型設備移動,倉庫有貨物頻繁搬運等。如果普通水泥地面強度不足,在耐酸磚鋪設后,隨著時間推移和外力作用,基層可能會出現破損、下沉等情況。這不僅會破壞耐酸磚的鋪貼結構,導致磚體松動、開裂,而且會影響整個區域的正常使用。通常,普通水泥地面的抗壓強度可能在 20 - 30MPa,而耐酸磚長期穩定使用可能要求基層抗壓強度達到 35MPa 以上。
3. 基層含水率問題
普通水泥地面在施工完成后,內部會含有一定水分。若在水泥地面含水率較高時直接鋪設耐酸磚,水分無法及時揮發,會積聚在耐酸磚與基層之間。一方面,水分可能影響粘結材料與基層以及耐酸磚的粘結效果,導致粘結不牢固,使耐酸磚容易脫落。另一方面,在一些溫度變化較大的環境中,水分遇冷結冰體積膨脹,遇熱蒸發產生蒸汽壓力,反復的凍融循環和蒸汽壓力作用會對耐酸磚和基層造成破壞,降低耐酸磚的使用壽命。一般來說,水泥地面的含水率應控制在 8% 以下,才適合鋪設耐酸磚。
4. 化學兼容性問題
普通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其化學性質相對活潑。當與耐酸磚直接接觸且處于酸性環境時,水泥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與酸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產物可能會對耐酸磚產生不良影響,如腐蝕磚體邊緣、降低磚體與基層的粘結強度等。即使耐酸磚本身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但基層水泥與酸液的反應可能間接影響耐酸磚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例如,在有硫酸泄漏風險的區域,普通水泥地面中的鈣離子等成分可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等物質,這些物質的生成和積累可能會對耐酸磚造成損害。
若要在普通水泥地面上鋪設耐酸磚,建議先對水泥地面進行處理,如打磨找平、增強基層強度、控制含水率,并根據實際情況涂刷相應的隔離層或底漆,以確保基層滿足耐酸磚的鋪設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