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游客入園體驗、優化票務管理效率,成都動物園啟動了“一景通”智慧票務系統升級工程。本次改造以“手持機+三輥閘”為核心設備,通過信息化技術與硬件設施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從傳統人工檢票到智能化通行的跨越式轉變。以下是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記錄。
成都動物園作為西南地區重要科普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原有檢票方式依賴人工核驗紙質門票,存在高峰期擁堵、數據統計滯后、防偽能力弱等問題。此次升級旨在構建“線上購票-自助檢票-智能管控”的全鏈條票務體系,重點解決以下需求:
1. 提升通行效率:緩解高峰時段排隊壓力,實現快速驗票;
2. 強化數據管理:精準統計游客流量、票種分類及消費數據;
3. 優化服務體驗:支持電子票、人臉識別等多元化入園方式;
4. 保障運營安全:通過設備聯動杜絕尾隨、逃票等行為。
系統核心設備與功能
1. 手持機:移動檢票的“神經中樞”
- 功能定位:作為檢票端的補充設備,手持機主要用于臨時通道、流動巡檢及應急場景,支持離線工作模式。
- 技術亮點:
- 多碼兼容:可掃描二維碼(電子票)、NFC卡片(年卡/會員卡),并讀取身份證信息;
- 實時同步:通過4G/WiFi將驗票數據即時上傳至云端票務平臺;
- 防偽校驗:內置加密算法,自動識別票務真偽及有效期;
- 續航能力:配備大容量電池,連續工作8小時以上,適配戶外長時間使用。
2. 三輥閘:固定通道的“智能守門人”
- 功能定位:作為主通道檢票設備,承擔常態化入園通行管理,與手持機形成“固定+移動”雙保險。
- 技術亮點:
- 高速通行:單次驗票耗時<1秒,支持30人次/分鐘高效通行;
- 多模式驗證:集成二維碼掃描、刷卡、人臉比對功能,適配不同票種;
- 防尾隨設計:紅外感應+機械阻尼,確保一人一閘、單向通行;
- 環境適應性:IP54級防水防塵,抗暴曬、耐腐蝕,適應戶外復雜氣候。
3. 前期規劃與設備調試
- 需求調研:聯合票務系統供應商,對園區入口布局、客流量分布及特殊需求(如殘障通道)進行實地勘察;
- 網絡部署:搭建園區專用WiFi網絡,確保三輥閘與云端平臺實時通信,手持機通過4G卡實現移動聯網;
- 設備校準:
- 三輥閘:調整閘桿長度與間距,適配兒童、輪椅游客通行;
- 手持機:預裝票務APP,綁定園區賬號,同步票種規則庫。
4. 現場安裝與系統集成
- 三輥閘安裝:
- 選擇主入口、年卡通道等關鍵位置,采用地埋式固定確保設備穩定性;
- 對接票務系統后臺,實現驗票數據自動歸集至管理終端;
- 聯動監控攝像頭,異常通行行為自動觸發報警。
- **手持機部署**:
- 分配至巡邏安保人員,用于流動巡檢(如夜間閉園查票、活動臨時通道);
- 與三輥閘數據互通,避免重復驗票或漏檢。
5. 測試與培訓
- 壓力測試:模擬高峰時段500人次/小時的通行壓力,驗證設備響應速度與穩定性;
- 故障演練:模擬斷電、網絡中斷等極端場景,測試手持機離線檢票與三輥閘應急放行功能;
- 人員培訓:對檢票員、技術人員開展設備操作、數據核查及簡單故障排除專項培訓。
此次“手持機+三輥閘”票務系統的落地,標志著成都動物園智慧化建設邁入新階段。通過技術賦能,既提升了運營管理效能,也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游園體驗,為城市動物園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