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四川作為中國文旅資源大省,正通過技術賦能推動景區從“單一觀光”向“全域休閑”、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的深刻變革。啟點創新科技憑借十余年技術積淀,以“全域協同、智能決策、生態共生”為核心,推出覆蓋購票、體驗、運營、生態全鏈路的智慧景區票務系統,為四川及成都景區構建了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一、全渠道購票:打破時空壁壘,重構消費入口
傳統景區購票環節長期面臨排隊時間長、渠道分散、支付方式單一等痛點。啟點創新通過“線上+線下+自助”三端協同,構建了無縫銜接的購票生態:
多渠道覆蓋:系統無縫對接景區、公眾號、小程序、OTA平臺(攜程、美團、飛豬)、抖音直播、線下自助售取票機等12類渠道,支持、支付寶、數字人民幣等20余種支付方式。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例,接入系統后,線上購票占比從40%躍升至75%,高峰期購票轉化率提升40%,窗口售票占比從60%降至15%,徹底改變了傳統排隊購票模式。
動態票價策略:結合淡旺季、節假日、景區承載量等因素,系統通過LSTM算法自動生成分時票價。例如,成都歡樂谷周末推出“高峰限流票”,單日票務收入增長30%;淡季通過“家庭套票”吸引客流,客流量提升40%。九寨溝景區通過動態定價,年營收增長25%,淡季客流量提升50%。
分銷裂變工具:針對年輕客群推出“砍價拼團”“人人分銷”等社交裂變功能,游客分享鏈接可獲傭金,旅行社可批量購票與結算。都江堰景區通過游客分享帶來新增流量占比達15%,分銷渠道管理效率提升75%。
二、智能檢票與全流程體驗:從“人等票”到“票等人”
檢票環節是游客體驗的第一觸點,啟點創新通過“智能硬件+AI算法”實現“無感化”升級:
多模態核驗技術:閘機集成人臉識別、二維碼掃描、NFC及身份證核驗功能,支持手持檢票機、自助終端多設備協同。游客0.3秒內完成核驗,每小時通行量超千人。
AI視覺防偽:系統通過區塊鏈技術為每張票生成唯一哈希值,AI視覺技術可識別照片、視頻偽造行為,聯動黑名單庫自動攔截違規者。
分時預約與虛擬排隊:系統將全天客流均勻分配至15個時段,平衡設備負載與游客體驗。樂山大佛景區應用后,排隊時間從25分鐘降至5分鐘,資源利用率提升55%;虛擬排隊技術通過小程序推送等候進度,游客可自由安排其他活動,提升整體體驗。
三、數據驅動運營:從經驗決策到精準洞察
通過AI攝像頭與定位設備實時監測各區域人流密度,當熱門區域超載時,自動向游客推送冷區(如非熱門展館、特色餐飲)優惠信息,優化資源利用率。精準營銷與用戶分層:深度挖掘游客行為數據,構建“標簽體系+用戶分群+場景化推送”模型。西嶺雪山景區通過分析發現家庭游客對“親子套票+餐飲組合”需求旺盛,推出針對性套餐后周末營收增長40%;
財務對賬與風險防控:所有業態接入統一收銀系統,支持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等多種方式。某度假村應用后,財務對賬時間從3天縮短至1小時,差錯率降至0.1%;區塊鏈技術實現票務數據上鏈存儲,每張票生成唯一哈希值,防止篡改與偽造,符合《個人信息保護法》要求。
四、全場景消費覆蓋:從“門票經濟”到“產業協同”
啟點創新通過“一碼通游”模式,打破業態壁壘,構建文旅消費生態圈:
全場景消費閉環:游客憑電子憑證(如二維碼)可享受景區內住宿、餐飲、娛樂等全場景服務。智能手環集成無感支付、定位追蹤、緊急呼叫功能,游客在溫泉區刷碼進入湯池,在餐廳掃碼完成點餐支付,在游樂場掃碼核銷項目權限。
跨業態整合與聯票策略:系統與周邊酒店、餐飲、交通等業態數據互通,推出“住宿+門票+交通”一站式套餐。青城山-都江堰景區通過整合周邊資源,人均消費提升42%,周邊民宿入住率因“稀缺體驗”提升35%;某古鎮景區通過整合游船、劇場、手作工坊資源,打造“一票通玩”產品,帶動二次消費增長90%。
會員體系與積分管理:通過建立會員體系和積分獎勵機制,增強游客粘性。成都歡樂谷根據系統反饋推出“排隊時長預警”與“餐飲優惠券”,游客滿意度從85%提升至95%;某度假村應用后,游客平均充值金額提升40%,二次消費占比從35%增至60%。
從提升運營效率到優化游客體驗,從激活商業價值到賦能鄉村振興,啟點創新票務系統與智慧景區數據化管控平臺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定義四川及成都景區的數字化未來。在這場轉型浪潮中,技術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連接人與美好生活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