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清掃箱適用范圍:
皮帶寬度范圍:B800-2000。
皮帶速度適應能力:2m/s,支持雙向運行。
適用物料類型:煤粉、顆粒、粘性物料(如煤泥、濕礦)、腐蝕性物質(需特殊材質)。
清掃箱的結構設計:
模塊化設計:風、水、烘干單元可獨立安裝或組合使用。
材料耐候性:
風掃噴嘴:不銹鋼316或耐磨陶瓷涂層。
水洗噴淋管路:耐腐蝕PVC或304不銹鋼。
烘干單元外殼:耐高溫(≥200℃)鋁合金或鍍鋅鋼板。
安裝方式:固定支架可調節角度(±15°),適應皮帶張緊度變化。
智能清掃裝置:
風壓范圍:0.3~1.2MPa,可動態調節。
清潔效率:松散物料清除率≥98%(粉塵殘留≤5g/m²)。
能耗:高壓風機功率≤5.5kW,支持變頻節能模式。
智能清掃裝置
水壓范圍:2~10MPa(高壓沖洗模式可調)。
流量控制:10~50L/min,節水模式下降低至5L/min。
循環水系統:過濾精度≤50μm,支持自動反沖洗。
智能烘干清掃器裝置
烘干溫度:40~120℃(可調),熱風吹掃。
干燥時間:連續(皮帶表面水分殘留≤0.1%)。
回程皮帶清掃箱的智能配置:
傳感器配置:
必配傳感器:
皮帶表面清潔度檢測(激光或視覺傳感器)。
物料濕度檢測(紅外或電容式傳感器)。
溫度、壓力、流量實時監測。
選配傳感器:
皮帶跑偏檢測(聯動急停)。
水質濁度監測(水循環系統)。
控制邏輯:
自適應模式:根據傳感器反饋自動切換風/水/烘干模式。
預設場景:支持原煤。
邊緣計算能力:本地處理數據,響應延遲≤100ms。
回程帶清理回收裝置為機電一體產品,設備成套供貨,主要由皮帶整平機構、箱體、鏈輪鏈條組、刮板、減速電機、鏈條自動漲緊機構,一道聚氨酯清掃器、二道聚氨酯清掃器、滾刷清掃器(干料)、魚鱗清掃裝置(濕料)、操作控制箱、安裝輔材組成。
回程皮帶清理回收裝置運行不受物料影響,并對其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保證回程皮帶地面無積灰/料,大幅度降低人工清掃強度,達到環保驗收標準。
回程帶清理回收裝置安裝于現有膠帶機下方,與相應皮帶機帶寬相匹配,對膠帶機頭架、漏斗、托輥、支腿、滾筒支座等部件進行適應性改造,膠帶機性能沒有太大變化,不能影響正常使用。
干物料清掃裝置
(1)干物料清掃裝置配備的電動雙級柔性輥刷清掃器安裝在密封箱內,構成獨立的模塊化單元。密封箱上沿四周與皮帶形成封閉,下面四周設置柔性密封擋簾,與余料回收裝置形成封閉空間,防止粉塵外溢,采用聚氨酯耐磨材料。輥刷清掃單元采用抽屜式結構,并配有滑動導軌,可以抽出和推入,重量不超過25kg,方便維護和更換滾刷。
(2)配置補償調節裝置,可以調節和自動補償滾刷對皮帶的壓緊力。
(3)配置滾刷自清潔裝置,保持滾刷潔凈,防止板結。
(4)清掃裝置密封箱體外安裝負壓吸塵模塊,保持箱內負壓,防止粉塵外逸。負壓吸塵模塊根據現場情況配置高壓風機和管道,與除塵系統相連。
濕物料清掃裝置
濕物料清掃裝置采用陣列式浮動刮刀組。浮動刮刀組由多排多列鎢鋼短刮刀組成,陣列不低于3排,寬度適應皮帶帶寬。同排刮刀之間有空隔,空隔長度不大于刮刀長度,兩排刮刀之間有距離,相鄰兩排的短刮刀錯位布置,覆蓋前排刮刀之間的空隙。
每把短刮刀設置獨立的彈性補償機構,使刮刀整體能上下移動;每把短刮刀兩端能上下擺動2-3mm,使刮刀貼合微觀不平的皮帶表面。
清掃下來的殘料落入設備下部余料回收機內,排至頭部溜槽內或下游膠帶機上。余料回收機主要包括頭架、尾架、中間槽體、主動鏈輪組、從動鏈輪組、鏈條自動張緊器、刮板組合、減速電機等。
一道聚氨酯清掃器、二道聚氨酯清掃器采用固定桿分體設計:由中間固定桿和兩側的延長桿組成,即可調整固定桿整體長度。兩側設置有彈簧張緊機構,當刮刀磨損或輸送帶跳動時,刮刀可自動跟進、補償,確保刮刀尖與輸送帶之間有適合的接觸力,兩側調整機構具有雙向調節結構,既可以繞中間固定桿旋轉調節,又可以延皮帶方向向前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