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的種植時間
蘆筍種植時間一般是春季。蘆筍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
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其生長依靠根中前一年貯藏的養分供應。
嫩莖的生長與產量的形成,與前一年成莖數和枝葉的繁茂程度成正相關。
隨植株年齡增長,發生的嫩莖數和產量逐年增多。
隨著根狀莖不斷發枝,株叢發育趨向衰敗,地上莖日益細小,嫩莖產量和質量也逐漸下降。
一般定植后的4-10年為盛產期。如果您想種露天的蘆筍,四五月份育苗,七八月份種植。如果大棚種植蘆筍的話,八九月份也可以育苗,十月份種植。
蘆筍的種植方法
1.選地:選擇土質疏松透氣性好,地勢高,排水通暢,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PH值5.8-6.7為宜,前茬不宜種胡蘿卜、甜菜。
2.整地與施肥:深翻20-25厘米起壟,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復合肥25公斤做底肥。壟寬1.2-1.4米。
3、定植方法:株距30-40厘米,用鐵鍬挖定植溝,深30厘米,寬30-40厘米,溝內畝施三元復合肥25公斤加有機肥1500公斤,施入溝內混合均勻,再撒入10厘米厚的表土,溝中心微高,把分級的筍苗放入溝內,大壯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兩株。將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順溝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線,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蓋少量土并壓實,然后再蓋細土4-5厘米,澆透水,水滲下后的再蓋土1-2厘米,防止板結和水分蒸發,移栽后3-4天及時查苗補栽,防止缺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