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架空乘人裝置俗稱吊椅(以下簡稱乘人裝置),是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備,主要是運送人員上下斜井或平巷之用。它主要由驅動裝置、托(壓)繩裝置、乘人器、尾輪裝置、張緊裝置、安全保護裝置及電控裝置等組成。乘人裝置鋼絲繩運行速度低,乘人離地不高,具有運行安全可靠、人員上下方便、隨到隨行、不需等待、一次性投入低、動力消耗小、操作簡單、便于維護、工作人員少和運送效率高等特點,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煤礦井下人員輸送設備。
結構與工作原理:
將鋼絲繩安裝在驅動輪、托(壓)繩輪、和尾輪上,并經設有重錘的張緊裝置拉緊后,由驅動裝置的電動機輸出動力帶動減速機上的驅動輪和鋼絲繩作循環無極運行,吊椅則通過抱索器與鋼絲繩鎖緊在運行的鋼絲繩上,隨鋼絲繩上行或下行,從而實現輸送礦工的目的。其中鋼絲繩通過尾部張緊裝置張緊后,以維持鋼絲繩在托繩輪之間的撓度和張力。
吊椅主要由牽引頭、立桿、座、腳蹬桿四部分組成,具有維護工作量小、節約能源、效率高等優點。
抱索器吊椅性能:
1.吊椅應有足夠的強度,安全系數不小于5。
2.吊椅與抱索器聯接后,抱索器抱緊鋼絲繩時,應保證吊椅的座椅保持水平;同時,吊椅運行時不應碰及鋼絲繩導向裝置等各部件。
3.乘人裝置運行時,吊椅應無自滑現象。固定吊椅轉動靈活,通過驅動輪和尾輪時無離心甩動。吊椅通過各托、壓繩輪時不應有干涉現象。
4.相關性能指標應符合AQ 1038-2007中6.9的規定。
乘人器(猴車)的設計方案
乘人器的座椅按人的正常座姿進行優化設計,使其符合人機工程學,由于座墊為膠墊,故乘坐舒適,上下車安全。抱索器的外形設計滿足繩輪襯墊要求,使之與輪襯吻合較為充分,并在過輪時無太大振動。
對于斜巷軌道同時布置架空乘人裝置的巷道,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架空乘人裝置機頭、機尾點與軌道所運送的設備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200mm。
(二)架空乘人裝置的吊椅不得影響軌道運輸。
(三)架空乘人裝置與軌道絞車不得同時運行,兩者之間須有可靠的電氣閉鎖。架空乘人裝置運行時,其運行區間內不得停放任何車輛。
外觀質量要求:
1,所有零件表面應無飛邊、毛刺、銹皮及焊渣等。
2,產品裝配完畢后,所有進出液口應用塑料堵封嚴。
3,涂漆應均勻,結合牢固,不得有起皮脫落現象。
猴車吊架分類
猴車托輪吊架分為可調式吊架,無級可調式吊架,托壓輪吊架等圓筒式吊架結構,托輪可沿吊架上下及左右調整。
可調托輪吊架所有邊型單(雙)托輪吊架的裝置吊板均做成四向可調型。以習慣巷道橫梁裝置不正時,能修正吊架和托繩輪的偏差。可根據需求具體定制。
矩形吊架型
檔邊型單托輪吊架用于固定和大坡度可摘掛抱索器用托繩輪。在變坡點處配合圓孔和腰形孔實現上下無級可調,直線段吊架同樣裝備2/3左右的無級可調吊架,便于現場裝置,滿足巷道多變的環境要求,檔邊型吊架可固定單托輪、雙托輪和托壓輪,此結構多用于鋼絲繩間距較寬的設備。
吊管吊架型
通用夾組件可以使托繩裝置實現上下左右無級可調,分為兩種裝置方法種經過吊板與橫梁固定聯接,第二種經過吊管與橫梁上下活動聯接,由托繩輪、圓管型吊架、聯接夾,和通用夾組成。圓管吊架固定的托輪、托壓輪、雙托輪,其習慣巷道能力強,方便裝置,尤其關于繩寬小于1200mm的設備,當繩寬大于1200mm時,穩定性會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