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縣域文旅涂料市場,藍翠鳥水包砂曾長期陷入 “性能扎實卻無人問津” 的尷尬 —— 多數古鎮修繕項目開發商更信賴深耕西南多年的老牌涂料,對藍翠鳥水包砂的 “川派建筑肌理適配性、高濕氣候耐受性” 等優勢毫無了解,導致產品在四川、云南等地的古鎮改造項目中屢屢碰壁。
而四川樂山羅城古鎮的保護性修繕工程,成為藍翠鳥水包砂打破品牌認知壁壘、擴展西南區域聲量的關鍵轉折點:憑借產品對川派建筑的定制化適配與氣候耐受性,從 “無人問津” 逆襲為 “核心供應商”,成功讓 “藍翠鳥水包砂” 的名字在樂山及周邊文旅圈傳播開來。
羅城古鎮是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以 “山頂一只船” 的獨特布局聞名,古鎮核心區保留著 45 棟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川派建筑,外墻多為當地青石砌筑,此次修繕需同時完成 “古建筑外立面修復” 與 “8 處川劇文化展示節點新建”。項目方對涂料的要求極具針對性:既要精準復刻川派青石 “青灰底色 + 細碎白斑” 的天然肌理,貼合古鎮 “原汁原味” 的文旅定位;又要扛住樂山 “夏季暴雨集中、秋季多霧潮濕” 的氣候考驗,避免墻面滲水、發霉;更需保證色彩長期穩定,不破壞古鎮歷史風貌。由于藍翠鳥此前在西南文旅市場無品牌案例,項目初期甚至未進入供應商篩選名單,知名度不足成為阻礙。
為讓項目方看到藍翠鳥水包砂的區域適配性,團隊放棄通用仿石配方,針對川派青石特性做專屬研發:采用 “多層彩點疊合工藝”,以青灰基料為底,混入細碎的乳白彩點模擬青石天然白斑,再通過特殊噴涂手法還原青石表面 “溫潤啞光” 的觸感 —— 最終呈現的樣板,近看可見青石特有的顆粒質感,遠觀則與古鎮原有青石墻融為一體,甚至能復刻出老青石 “局部風化泛白” 的歲月痕跡。團隊還特意在古鎮入口設立樣板區,將水包砂樣板與古鎮原青石墻并置,邀請樂山文旅專家、古鎮商戶代表現場對比。“這涂料把川派青石的‘魂’做出來了,比普通仿石漆更有歷史感”,文旅專家的評價讓項目方態度轉變,藍翠鳥水包砂終于獲得競標資格。
針對樂山 “高濕多雨” 的氣候痛點,藍翠鳥水包砂的耐候性能成為破局關鍵。團隊主動提交國家建材檢測中心專項報告:數據顯示,產品在 “30℃高溫 + 98% 濕度” 環境中持續測試 1500 小時,涂層無起泡、無霉變;模擬樂山暴雨的 “120mm/h 降雨沖擊測試” 中,防水滲透性能達 0.35MPa,遠超行業 0.25MPa 的平均標準;更針對秋季多霧導致的墻面返潮問題,在涂層中添加納米疏水因子,減少水汽附著。為進一步驗證,項目方指定 1 棟民國時期的商鋪外墻進行試涂:歷經 2023 年樂山梅雨季節(累計降雨超 800mm)與秋季霧季(濕度持續超 90%),試涂區域墻面始終干燥整潔,無滲水、無霉斑,而同期試涂的某老牌涂料已出現 “墻面返潮、局部泛綠” 問題。實測效果讓項目方徹底信服,最終確定藍翠鳥水包砂為 38 噸涂料的供應商,覆蓋所有古建筑修復與新建節點。
項目施工與運營期間,藍翠鳥水包砂的色彩穩定性與文化適配性意外引發多層傳播:古鎮商戶發現,即使經過連續暴雨沖刷,修復后的墻面依舊保持青灰底色,與古鎮原有建筑和諧統一,不少商戶主動拍攝 “涂料修復前后對比圖” 發布至抖音、小紅書,配文 “老墻變新卻不失味,這涂料太懂古鎮了”,評論區頻繁出現 “求涂料品牌” 的留言;樂山周邊眉山、宜賓的文旅項目考察團前來參觀時,均被水包砂還原的青石肌理吸引,主動詢問品牌信息;甚至有成都某古鎮開發商直接以 “要羅城古鎮同款涂料” 為由聯系藍翠鳥。更意外的是,項目還入選了 “四川文旅修繕優秀案例”,藍翠鳥水包砂作為核心材料被寫入案例報告,品牌曝光度進一步提升。
依托羅城古鎮項目,藍翠鳥水包砂成功實現西南市場的品牌聲量突圍:以 “高仿真青石紋” 打破零認知困境,用 “耐霧耐滲性能” 贏得項目信任,借 “文化共鳴 + 口碑傳播” 擴大影響力,徹底擺脫 “西南市場不知名” 的標簽。此后,四川雅安上里古鎮、云南昭通豆沙關古鎮等項目主動拋來橄欖枝,品牌在西南文旅涂料市場的訂單量同比增長 120%。這次突破證明,對中小品牌而言,針對區域文化與氣候做 “產品定制化”,再借標桿項目實現口碑裂變,是突破知名度局限、打開區域市場的最優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