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蛋白粉的發酵工藝
常見的玉米蛋白粉發酵方式為微生物固態發酵,主要利用微生物進行厭氧發酵。pH值、溫度、發酵時間和菌的活力等因素是影響發酵的主要因素。有研究報道,采用芽孢桿菌對玉米蛋白粉在室溫條件下厭氧發酵,能夠顯著增加玉米蛋白粉可溶性蛋白比例,溶解比例可提高1.2倍。此外,采用枯草芽孢桿菌發酵玉米蛋白粉,可提高小肽的抗氧化活性,對家禽免疫力的增強具有積極作用,在33 °C發酵108h,可溶性蛋白含量高達13.67%。采用乳酸菌對玉米蛋白粉進行固態發酵可產生抗菌活性因子,表明發酵后的玉米蛋白粉可提高家禽對疾病的抵抗力。除微生物固態發酵外,玉米蛋白粉還可采用液體發酵,發酵過程中要注意飼料的顆粒度和水分含量。與固體發酵相比,液體發酵用時短,菌種選擇方面所受的局限性小,但成本比固體發酵方式高。因此,生產中主要以固態發酵為主。
微生物發酵是生產中常用的發酵玉米蛋白粉方法,主要的發酵菌種包括乳酸菌、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酵母菌等。有研究報道,玉米蛋白粉經過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可顯著改變飼料的外部結構,增加原料孔隙度,為后期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提供了條件。此外,發酵后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比例更加平衡 。研究發現,采用酵母菌發酵玉米蛋白粉,在35 °C、pH 值5.0 發酵24h后,粗蛋白含量提高了20.04%,總必需氨基酸和總氨基酸含量分別提高20.43%和18.88%。也有報道指出,采用酵母菌發酵玉米蛋白粉可增加小肽產量,小肽的抗氧化功能對動物疾病具有預防作用。也有研究采用細菌和真菌發酵玉米蛋白粉,發現細菌發酵效果優于真菌發酵,為發酵菌種選擇提供了參考。此外,飼料香味可誘導動物增加采食量,對生長性能具有積極影響。有研究發現,采用酵母菌發酵的玉米蛋白粉具有酵母香味,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發酵后的玉米蛋白粉具有酸香味,表明發酵后的玉米蛋白粉更容易促進家禽采食。
